选择页面

万象归源,本来其中——观禅定与定心门

万象归源,本来其中——观禅定与定心门

(转自显密禅修学院)

天竺国菩提达摩禅师论一卷

禅门之法,如经论所说,乃有多义,非直一名。一名禅定门,亦名制心门,亦名照心门,亦名觉心门,亦名察心门,亦名正心门,亦名知心门,亦名了心门,亦名达心门,亦名征心门,亦名息心门,亦名定心门,亦名悟心门,亦名住心门,亦名安心门。

……

言「定心门」者,由常看守心故,于五欲境界,不乱不惑。由看心故,中不令乱。故《维摩经》云:「念定总持,辩才不断。」故云「亦名定心门」。

……

 

末学皈依上师至今时间不长,期间因我执作祟,修道之心时有反复。上师慈悲,洞察弟子心性,对弟子不离不弃,对末学的加持更是从未中断,蒙上师于梦禅中屡次点醒与引导,让末学未曾走丢。佛经中说“信为道源功德母”,实际上,也可以说“师为道源功德母”,末学的一切智慧与功德皆来源于具德大恩上师之加持与慈悲。对此,末学对大恩金刚根本上师带安来感激之情,难以言表。

“定心、定心”,首先何为“定”?

因末学缺席了第一节关于“禅”的讨论课… 而“禅”字又经常与“定”字合并使用,说明其作用互辅而不同义。

那问题来了,为什么第一节就旷课?因为那个“禅”字太抽象、太飘渺、太多变,真的是难倒了在下,根本无从破入,最后只能放弃答题。

感恩如母上师对学渣的不离不弃,尽管交卷时间已过,但依旧猛烈的加持着求知的弟子。要知道,那时候弟子以为是自己的才华横溢,深深的沉浸在满足的喜悦中而不能自拔… 其实,这都是幕后上师(或善知识)的加持显现。你也许会说偶在拍马屁~ 但你想想,这番智慧是你在皈依前就曾拥有过的吗?顿时,我大吃大惊,原来… 我所有的智慧(其实包括一切)从一开始就本不属于我(即‘本来无一物’),我与其他人一样,原本上没有任何的差别,都是大自然的搬运工。唯一的不同是,因为我前世累积的功德和善缘不同,而使当下搬运的东西也就不同(即‘何处惹尘埃’)…… 哈哈哈哈,我哭了,“万法皆空,因果不空”我的心终于明白了……

不巧,今早上面又托梦了:在我中学的教室里,班主任是出了名的以“冷面和才华著称”的章老师。第二天上课就突然要我们默写昨天才新上的一篇文言文… 奇怪的是,别人家的孩子都提前准备了,居然就偶不知道今天要考试!只能硬着头皮考吧!左看看,右瞧瞧…没有任何收获。突然,老师叫了一位同学(好像是明白师兄)上去在黑板上默写。哈哈,这不是让我抄嘛~ (刚刚谁说您“冷面”啦?明明梦里比现实中和蔼多了…)于是,我抬一次头看一下,低一次头抄半句,连抄答案都这么艰难… 偶开始怀疑自己在全班的排名!等我再抬头… 妈呀,谁把答案全擦了?只剩下个标题。最后全场只剩下我和叫“何明”的同学无助的坐在教室里…

做完梦我立马明白,这是在告诫弟子:不能有私心,包括加持的甘露。因为有多少弟子如梦中的“我”,苦苦思寻也找不到答案而无助、灰心… 顿时,觉得自己太坏了!是啊,你以为佛菩萨给你托梦不需要耗流量啊?你却一声不吭,一个人吃饱,全班饿死… 师父,弟子错了!自己的父母如今还是凡夫,不信佛教,就是因前世没有得到正法的教导,没有断无明,才被世俗的业力、烦恼所深深的伤害。我不能再让身边有缘修法的同修也变成可怜的父母,被六道所辗转。弟子悟智向师父、向师兄们深深的忏悔!!!

下面,末学先将初步领悟到的“禅与定”与诸位分享(顺便将第一课也补回来),望大德指点。

观“禅、定”

什么是“禅”? 打坐可以禅,入定可以禅,喝茶也可以禅,最后到了佛、大菩萨的境界,连睡觉、说话、微笑…等等举止动念间处处皆是“禅”。诶哟,好深奥、好无形、好万能啊~~

那什么又是“定”? 定神、定型、定价、固定、坚定、定都、测定、定论、定时…… 诶呀,大的小的、虚的实的、永恒的暂时的,居然都可以“定”!这跟无处不在的“禅”又有何区别呢~???

我!要!疯!了!说好的两个字不能同义呢?

猛然间,我想起了老和尚曾说过的“本性是体,唯识是用”的精妙比喻。顿时焕然大悟,原来用佛家的用语来解释:“禅”就是“体”,“定”就是“用”。如用西方理科术语来解释:“禅”就是“源代码”,“定”就是“具体的程序”。

什么意思?用人类通俗的语言来比喻:广义上“禅”是“一种深藏着的、有规律的、未被启用的状态源”。你说“状态”是不是可以无处不在、千变万化?而“定”则是“该状态源的具体作用或表现”,可以是瞬间的,也可以是永恒的。(其实从究竟上,瞬间=永恒,就如同烦恼=菩提一般,这里仅是方便之说。)所以,一定是必先有幕后的“禅”,才能衍生出其所对应的“定”。“定”是由“禅”所默默驱动和显现的,所以“无禅则无定,入禅先入定”。这也就是为什么初修者大多是从念经、打坐开始的,因为念经、打坐是初学者最容易体验、接受到入定的途径之一。然后步步深入,以致最后通达其中的禅义。

末学暂时无法找到更加精妙的比喻来形容。尽管“定”跟着“禅”可以无处不在的显化,但不管“什么定或定什么”,它是可以被感官所“接受”到的存在(“受想行识”的“受”),即“禅是本体,定是受用”。

所以,在这大千世界里,处处皆是禅,处处都是定。妖魔有妖魔的禅定,道家有道家的禅定,佛家有佛家的禅定。而我们凡人又何尝不是处于某一“禅定”之中随波逐流呢?只是凡夫的这种境界,不是解脱之“禅”,不是自在之“定”。

而佛菩萨已到达的境界,能通过心中的禅自由出入一切定,不被任何境相所转(什么叫“到达”?就是“本来拥有”。而凡夫仅仅是“知道”而已)。所以佛菩萨行任何事,举止用心间处处皆是“禅”,因为他本来就处于“自由的状态之中”或“大自在之中”。

观“定心”门

好了,当我们初步了解了“禅与定”的关系后,再来观何为“定心”?

广义上,我们可以先简单粗暴的将“定心”理解为“将心相对保持于某一状态当中”。而佛教中的“定心”是“特定”,即具有具体指标要求的特定状态。不然,将心定在五欲中,也能叫“定心”啊~ 没错!那就是魔道的“定心”,所以世俗人被深深的扎根于“魔道的特定状态”中而无法自拔……

我们再回看「定心门」,第一句便是“由常看守心故,于五欲境界,不乱不惑”。

你看,佛家所指的“定心”首先就是要求心能自由的出离于五欲之中,不被其迷惑控制。那怎样才能做到呢?后面的“念、定总持,辩才不断”《维摩经》给出了答案。正巧明望师姐也问到了这句话的理解,在下也是观了好几天才有所感悟。

首先,这个“念”是指心的“念住”,即“心念安住”,不是指脑中的思维(脑子不是不用,而是用来辅助心的,不是去主导心)。“念住”不是念头断灭,而是不起分别,念念安住在清静自在之中,在觉知当下的身心实相之中坦然而住,无相而住。(所以末学刚开始背‘八正道’时也是将‘正见’摆在首位,但后来却发现人之所以有‘正见’也好、‘邪见’也罢,都是因为你先有‘心念’的产生,才会有后来‘正与邪’的分别选择。所以现在末学就将‘正念’放在了首位)。

“定”即禅定的定,这里指处于清静、稳定、自在的境界之中。佛菩萨我不知道,但对于凡夫,必是先有“念”后有“定”。因为你之所以修这个“定”,就是你还没有达到这个境界嘛~ 所以,先要用心生起这个“正念”,来一次次的引导和进入这个“定”中。“总”就是一切的一切(有人理解为‘一切法门’。但末学更偏向于‘一切、所有’,这样就连‘法门’的相都没有了~)。“持”就是“保有”。

这里的“辩才”是指更加通达、圆融的了义智慧,而不是狭义的“世智辩聪”或“辩论才能”。“不断”即“永恒、本有”,那为什么不用“辩才无碍”呢?在下以为,“辩才不断”的境界比“辩才无碍”更高,因为“无碍”是“心的无碍”,而“不断”可以连“心”的这个相都没有了。你见过有“心断”的吗?所以断不断的,已经与心没有关系了。

我们常抱怨“定不下来”,那为什么会“定不下来”呢?因为“状态不稳定”;那为什么又“状态不稳定”呢?因为“心力不够”;那又为什么“心力不够”?因为“你曾所行业力达不到该禅定所需的因果效应”。

留言